翻開李叔同的《禪心人生》,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心靈秘境的門。這位從翩翩公子、藝術(shù)大師轉(zhuǎn)身成為弘一法師的傳奇人物,用他的一生詮釋著“心安即是吾歸處”的深邃哲理,字里行間流淌的禪意,如同一盞明燈,照亮了現(xiàn)代人在紛繁世界中迷失的心靈歸途。
李叔同的前半生,是世俗意義上的“成功典范”。他才華橫溢,在音樂、繪畫、書法、戲劇等領(lǐng)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。他創(chuàng)辦中國最早的音樂刊物,第一個使用人體模特教學(xué),第一個出演話劇……他的人生充滿了絢爛的色彩,享受著鮮花與掌聲,生活優(yōu)渥且充滿藝術(shù)氣息。然而,在這看似圓滿的人生背后,他卻始終在尋找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寄托,一種能讓心靈真正安定的力量。終于,在人生的不惑之年,他毅然決然地剃度出家,拋開塵世的一切繁華,選擇了一條清苦的修行之路。出家后的弘一法師,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。一領(lǐng)衲衣、一根藜杖、幾卷佛經(jīng),便是他的全部家當(dāng)。他嚴(yán)守戒律,粗茶淡飯,棲身于簡陋的寺廟,卻在這樣的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內(nèi)心平靜。他曾說:“修己,以清心為要;涉世,以慎言為先?!痹诜鸱ǖ男扌兄?,他逐漸擺脫了世俗的紛擾與欲望的糾纏,讓心靈回歸到最純凈的狀態(tài)。這種轉(zhuǎn)變,正是“心安即是吾歸處”的生動寫照。
佛家有一段通透的話: “上船不思岸上人,下船不提船上事,舊人無需知近況,新人不必問過往,人生聚散本是常事,心動皆是因,所受皆是果,一念起,萬水千山,一念滅,滄海桑田。前世緣,今生遇,來世回眸。” 這個季節(jié),好多人忘記了好多人和事,又有好多人代替了好多人和事。人生如渡口,千帆過盡,各自歸舟。每個人的人生軌跡都不同,沒有必要盲目地追求他人眼中的成功。就像李叔同,他放棄了世俗眼中的輝煌,選擇了一條不被理解的道路,但他卻在這條路上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和內(nèi)心的安寧。
讀李叔同的《禪心人生》,感悟“心安即是吾歸處”,不僅是對這位傳奇人物人生哲學(xué)的理解,更是我對自己人生的又一次深刻反思。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,愿你我都能像李叔同一樣,找到屬于自己的內(nèi)心安寧,在心靈的歸處,遇見最真實、最美好的自己。(楊祖兵)